提到艾滋病,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“死亡”。如果不幸感染了艾滋病,那么就必须终身服药,才能获得与普通人无异的生活质量。
相信不论是感染者,还是深陷恐艾的普通人,都希望可以不用吃药就战胜艾滋病。虽然绝大部分人类的免疫系统在面对艾滋病时表现的束手无策,但确实有很少一部分“超人”可以凭借自己的“超能力”战胜艾滋病。
这些“超人”中,有一部分是具备天然的“基因优势”,对艾滋病有天然的免疫力,即使长时间暴露在HIV环境中也不会感染;而另一部分人,是因为“基因改变”导致其即使感染了HIV,艾滋病病程发展慢/不进展(精英控制者),甚至可以通过“基因改变”实现治愈艾滋病(柏林病人、伦敦病人)。
柏林病人:Timothy Ray Brown
Adam Castillejo伦敦病人
听起来很令人羡慕,但这项能力却很难惠及我们普通人。
有研究数据显示拥有免疫艾滋病基因的人群非常少:有极少数的高加索人(主要是欧洲人)天生携带CCR5-△32的基因突变。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的治愈奇迹,目前也没有办法再次复现。
因此,对于你我这样的普通人,抵御艾滋病的最好方法,还是积极预防、定期检测、尽早发现、尽早治疗。
2019年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《WS 293-2019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》,并指出,现有诊断技术检测HIV抗体、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,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、2周和1周左右。
《国标》权威文件截图
为什么HIV DNA定量检测技术窗口期这么短?因为HIV DNA是最早出现的感染标记物。
小海经常收到微信后台的留言,“HIV明明是一种RNA病毒,为什么可以检测DNA呢?”这是因为,HIV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“生产设备”才能不断复制,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。
HIV病毒感染原理示意图
如上图所示,HIV病毒需要先同宿主细胞结合,并在宿主细胞内释放单链病毒RNA和酶。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,逐步形成RNA-DNA中间体,并最终逆转录成为HIV DNA。随后,在病毒整合酶的作用下,将形成的双链HIV DNA运送到细胞核内,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中,形成HIV DNA病毒储存库(最早可以检测的感染标记物)。病毒库形成后,开始转录病毒RNA,并和翻译出的病毒蛋白和酶装配成新的病毒颗粒,逐步释放出来,寻找下一个宿主细胞。
以目前的医疗水平,即使是接受长期的抗病毒治疗,依然无法做到彻底清除HIV DNA。2017年,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国家参比实验室团队于Virology & Retrovirology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文章中,对跟踪1-10年的患者进行了科学研究,结果表明,98.9%的患者血液中检测不到RNA,但依然能检测出HIV DNA。
文章证明HIV DNA无法被药物清除
除了检测结果不受药物影响,HIV DNA定量检测技术在艾滋病筛查的准确性方面也具有优势。中国疾控中心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报道:在1301名筛查者中使用HIV DNA定量检测,检出141个真阳性感染者,纠正了常规快检(抗体)4个假阳性和10个漏检。(点击查看文献)
中国疾控中心文献截图
除了普通的筛查者,抗体窗口期人群、免疫低下人群、HIV阳性母亲产下的新生儿等群体,可通过了解HIV DNA定量检测进行筛查,以避免常规检测的漏检和假阳性。
由于可以直检病毒库数量,HIV DNA定量检测技术还被用于抗病毒治疗效果评估。2020年新版《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》指出: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经抗病毒药物治疗后,定期进行HIV-1病毒载量检测,可判断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。
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(2020年修订版)截图
此外,HIV-1 DNA定量检测可判定HIV储存库含量,可以更好地预测HIV传播风险和病程进展。HIV-1 DNA定量高者,传播风险的可能性高,病程进展快而严重,DNA定量测定为进一步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手段。
最后,不必谈艾色变,也不要掉以轻心,高危后记得及时检测,尽早检测,对自己负责,对家人负责。